广东卡卡湾厅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卡卡湾厅体育-聚焦卡卡湾厅动态,及时掌握行业动向

「明日方舟」伦蒂尼姆篇考究&前瞻(下)

作者: 编辑: 陈经理 来源: 发布日期: 2024-08-29
信息摘要:
文丨我是Xbone@bigfun社区前排提示:非埃及研,纯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另外我个人不太认可从鹰历直接按比例倒推,因为很多泰拉势力在鹰角二次创作的时候进行了融合和架空。流量警告:本期内容超级加倍。在中世纪,欧洲贵族的起名习惯是只取取名字...

文丨我是Xbone@bigfun社区

前排提示:非埃及研,纯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另外我个人不太认可从鹰历直接按比例倒推,因为很多泰拉势力在鹰角二次创作的时候进行了融合和架空。

流量警告:本期内容超级加倍。

在中世纪,欧洲贵族的起名习惯是只取取名字,以家族或封地为姓氏,而起名时为了表达尊敬或者拉近关系,经常会和有功绩的祖先,或者有权势的亲属同名,比如亨利都铎取名亨利就是为了和他的叔叔,国王亨利六世拉近关系,以得到国王的爱护。不过这确实让人头疼,手渣做了张关系图:

一开始,我甚至考虑过,如果推王的原型是玛格丽特就好了,那这段剧情绝对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毕竟在相对保守的中世纪王室中,年轻时就丧夫两次,结婚三次,对方还都是有头有脸的贵族,确实也够惊世骇俗了。

“红玫瑰”玛格丽特博福德,索默塞特侯爵“冈特的约翰”的孙女,但是博福德一系其实也是侯爵的私生子,虽然约翰和兰尼斯特家后来联姻,他们也没有以兰开斯特为姓,相反,他们从亲缘上更接近于金雀花王室。

与当时大部分英格兰贵族一样,玛格丽特的父亲约翰二世基本上把半生抛在了英法战争的战场上,结果不幸战死在了异国他乡,而他唯一的女儿,尚在襁褓之中的玛格丽特博福德成为了孤儿。虽然如此,作为博福德家的女儿,她可称不上是“无依无靠”:博福德家族的索默塞特公爵埃德加已经混成了先王亨利五世的左右手,而亨利五世念及身故的旧将,所以王室对于这个小女孩也是多加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年幼的玛格丽特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了,她是一个政治筹码,相当于爵位,地位,一大片土地和财富,以及王室的青睐。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非常可惜,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就是一个反例:与懦弱无能,任凭约克家和兰开斯特家将国家撕扯的亨利六世恰恰相反,他爹亨利五世是一名战功卓越的伟王:在他执政时期,英国完全改变了对法国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几乎把法国打到抬不起头来,当然,这些战果几乎被亨利六世消耗殆尽。亨五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也很高,图为莎士比亚剧《亨利五世》中他的形象。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在明日方舟第八章剧情中,皇帝内卫曾经提到了,泰拉世界中代表法国的高卢已经被灭国了。这除了有今日乳法的调侃之外,还真和历史对上了,法兰西这段时间真的算亡国了:1415年,亨利五世和法国勃艮第家族结盟,一举打下巴黎,“疯王查理”被迫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特鲁瓦条约》:亨利五世担当法兰西摄政,英国获得巴黎,诺曼底在内的法国北部地区统治权,在查理死后,由亨利五世继承法兰西王位。

在这种情况下,小玛格丽特的人身自由处于极大的威胁之中。比如他的抚养人萨福克公爵,一获得玛格丽特的监护权,就急切的安排她和自己儿子的婚姻,根本不管两个孩子懂不懂贵族世界的残酷法则。幸好,这桩婚姻因为血缘关系过近被教廷宣告无效,但这也提醒了玛格丽特:如若不做出改变,她未来必将还是如此任人摆布的提线玩偶。

不知道是不是父亲坚毅的血脉还在她身上流淌,或是复杂的童年经历使她过早成熟,年仅12岁的玛格丽特,毅然决定亲手为自己物色一个丈夫。

在王室的支持下,她接触到了都铎家的年轻后生,里士满伯爵埃德蒙·都铎。

这次婚姻因为时间过早,作为旁系也不受史学家重视,这其中到底有多少爱情的成分,又有多少利益的考量,我们已经无从探求。我甚至难以想象,画像上如此瘦小的玛格丽特,在12岁的年纪,她如何去理解“婚姻”这二字的含义,又是顶住了怎样的压力自己选择夫婿?她还要考虑丈夫的身份,权力能否为自己提供保护,怎样让王室满意?怎样让博福德家的人也满意?其中人心复杂让人不禁为这场婚姻蒙上阴翳。然而,虽然玛格丽特后来为了自保改嫁多次,但她始终只有将全部身心倾注在了和埃德蒙所生的儿子亨利都铎身上,在死后,依照玛格丽特愿望,她在彭布罗克城堡与埃德蒙合葬,又使人感叹,也许这只是一个少年少女在压抑的中世纪宫廷中相依为命的故事,如果生活在别处,他们可能会是如迪斯尼电影一般,是一对幸福的璧人。

但这里是中世纪的英格兰,是在玫瑰战争阴影下的血色王冠争夺战。少年少女的美好幻想在这里不堪一击。

随着约克家和王室的公开决裂,亨利六世和兰开斯特家组织了一只联军去讨伐他们,作为国王的兄长,埃德加决定身先士卒,尽管这时的玛格丽特已然怀有身孕。

冬天,因为年幼和体弱,玛格丽特遭遇了难产,亨利都铎彷佛宣告着自己必将不凡的命运一样,就是不肯从母亲的肚子里出来,这时,一封如黑雪般的信件加剧了玛格丽特的痛苦:埃德加在战斗中阵亡,玛格丽特成为了一名12岁的寡妇。在惴惴不安的搏斗中,婴儿降生了,代价是玛格丽特永远的失去了再做母亲的机会。

很显然,在埃德蒙死后,在历经九死一生的生产之后,玛格丽特彻底摆脱了可以放纵情感的小女孩了。没有人可以想象,当一个女孩,在相当年轻的时候成为了一个单亲母亲,究竟会激发她怎样的潜能。为了他唯一的孩子,精神支柱亨利都铎,她可以沉稳,老道,他可以收敛、隐忍,她甚至可以冷酷,无情。

此后的两次婚姻,给她带来的再没有情感的波动,而是稳定有力的支持。她利用自己埃塞克斯郡继承人的身份和博福德家的财富,冷静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结婚对象。嫁给第二任丈夫亨利.斯塔福德,她得以借力要回了属于自己的封地埃塞克斯。而借助第三任丈夫托马斯·斯坦利,她成功地在爱德华三世时期游弋在宫廷和朝堂之间。

想到宫廷主管,约克家族最大的家臣,最信赖的左右手斯坦利家族的夫人,竟带有兰开斯特血统,这一切不禁有点让人毛骨悚然。

还是此时风光无双的白玫瑰们根本就没有注意过,玛格丽特·博福特谦卑恭敬的面具下究竟是什么?

说完母亲,我们来说说儿子。出于保护目的,亨利·都铎一直留在彭布罗克城堡中由叔叔抚养,但是这一切很快被爱德华四世的征战打破。彭布罗克在1461年被攻,年幼的亨利都铎辗转多次成为了约克家的俘虏。

在中世纪,贵族的后裔作为俘虏跟今天不同,还是有很多优待的。既有作为人质的因素,也有作为养子的意思。在《冰火》中,铁群岛在被北境击败后,王子席恩·葛雷乔伊被作为人质送往临冬城,成为了艾德史塔克的养子。

作为在战火中摸爬滚打的孩子,亨利练就了相当处变不惊的本事。著名文学家培根撰写的《英王亨利七世本纪》曾经辑录稗官野史道:“(亨利七世)年幼时就爱好射箭,在围猎场,年纪最小的他练就了极高的箭术,并且捕猎时谈笑自若,毫不惧怕野兽的流血和嘶嚎,让其余约克家臣叹服不已。”

就在这段俘虏生涯中,亨利都铎结识了属于他的“造王者”,这个人的身份就更特别了,他甚至不是朝臣,不是贵族,只是一介普普通通的教士,是约克家派来教导这个小俘虏的老师:约翰·莫顿。

约翰·莫顿,天主教教士,在帮助亨利都铎即位后,出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宗教权力中心),大法官,英格兰枢机主教,画像和记传几乎散佚了,但他确实是亨利上台的功勋人物。

明日方舟里,推王的晋升的权限记录里,有个神秘人出现在了博士面前,让博士指引维娜,成为她的火种和发条。这个人的身份目前存疑,应该是维娜的教导者的身份,原型大概率是玛格丽特·博福德和约翰·莫顿之一。

说起莫顿教士,那和亨利可算得上是“同是天涯沦落人”。莫顿教士也是原来也是兰开斯特家的死忠,结果陶顿战役中约克三兄弟还有沃里克伯爵实在是太能打了,把兰开斯特家的主力打得差不多了,没有办法,莫顿教士只好委曲求全宣誓效忠。但是这种贰臣的忠诚度从来就不敢想,这位莫顿教士一边假意教亨利天文地理,一边暗地里不断告诉他:伦敦塔里那位关着的国王亨利六世是你的叔叔,你是真正王室后裔;告诉他亨利五世当年打法国佬时是多么的英明神武,而他美丽的皇后正是你的亲祖母;告诉他你的父亲怎样死于抗击爱德华的军队,你的母亲又是凭着怎样的隐忍游走在杀夫仇人身边。告诉他约克们对你再好那是因为你是一个临时俘虏,兰开斯特才是你永远的家。

一来二去,爱德华终于发现这个老师不对劲了,一转手发他去了威尔士,去跟凯尔特叛军讲你这一套吧!

不过这并不影响,在母亲和莫顿老师的双重作用下,亨利对自己的身份已经认识明确了。更何况,他早熟,沉稳,懂退让却又知荣辱,这甚至让他在约克家的宫廷里都得到了不少好评。亨利·都铎就像是爱德华国王当年,大概不止一个人这样想过。

正在亨利积攒能力和名望时,好巧不巧,玛格丽特·博福德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支持沃里克伯爵叛变。

上篇说过,悲情的爱德华四世遭遇了两个弟弟和恩师,“立王者”沃里克公爵的反叛,这就是其中一次,因为不满外戚,“白王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家族逐渐代替自己把持朝政,沃里克伯爵联合王弟,克拉伦斯伯爵乔治发动了叛乱,他们宣布废黜当时征战威尔士的爱德华,从伦敦塔中接出了被软禁的亨利六世,再次把他立为了国王。

亨利五世大概也摸不着头脑吧,曾经把他赶下王位的人,如今竟然又要把他扶回来,大概这就是“权力的游戏”。可已经年老体衰,又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他管不了那么多了,坐在这把不舒服的荆棘王座上,他只盼望着这一切尽快结束。恍惚间,一个熟悉的盈盈身影晃到了他面前,噢,这是博福德家当年那个小女孩,他叫玛格丽特。

“your grace,”她彬彬有礼地引领他,“这是您的侄子,亨利·都铎,他以您的名字为名。”

突然间,亨利六世混沌的大脑彷佛开窍了,他慢慢地抚了抚这个踌躇的年轻人的面颊,仿佛在他脸上看到了属于先人的影子。

“总有一天,”亨利六世看似漫不经心地,托出了一个预言,“总有一天,你将担起一国之君的重任。”

以上这段并不是完全出自于我的想象,而是亨利六世在朝堂上确实说出的预言,并被忠实地记录在了曼西尼编年史中,或许只是亨利六世觉得,自己的亲属中确没有其他人能担此大任了,也有可能,历史中真的存在某种有趣的偶然。

当时的亨利都铎会对此作何感想?是惊喜,抑或惶恐,不过不论如何,现在不是时候,因为爱德华马上就从前线杀回来了。

玛格丽特算错的一着,就是无论爱德华老了多少,他依然是爱德华,更何况当年英勇的沃里克伯爵只可能比爱德华老得更多。爱德华在巴内特战役大败叛军,沃里克伯爵乱阵中被杀,乔治逃亡。一入伦敦,爱德华立即处死了亨利六世,宣示着他将不再仁慈。

跑!这是玛格丽特当时脑子里唯一一个词,不顾自己的安危,玛格丽特命信使飞马去了彭布罗克,当晚就带亨利逃去了法国布列塔尼。

这个时间点,大概就是推进之王流落民间的对应时期。处于异国他乡,亨利完全丢掉了贵族身份,他在已经市井化的法国,集结平头百姓,英国流亡者,甚至逃犯,罪人,成为了自己的力量。这,大概就是“格拉斯哥帮”。

格拉斯哥这个词来源于苏格兰地区的一个城市,目前还很难找出和主线剧情有什么关系,这个工业城没嘛好说的,比较出名的就是图中的格拉斯哥大学,苏格兰地区最古老的大学,亚当斯密是其著名校友。

而推王来到罗德岛,大概是爱德华死后,他的弟弟理查篡夺王位,亨利有机会伸张对王位的权利的时候。

理查三世,“残酷的”理查,爱德华的弟弟,冰与火之歌中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的原型。爱德华死后,他公然将三个侄子锁死在伦敦塔里自生自灭,摄政后而宣布继承王位(三个孩子饿死之后)。因为理查三世不得人心,其他王室直系又几乎都在争斗中先后死去了,大量贵族流亡法国,转而支持亨利。

他的老师约翰莫顿在威尔士为他建立了桥头堡,母亲还在理查三世帐下和他里应外合,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亨利还需要力量。

这时,玛格丽特和约翰莫顿帮了他最后一把。约翰说服他,你应该找一个妻子,一个能为你带来士兵和名望的妻子,玛格丽特为你找到了。

在朝中,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会见,竟发生在两位女性之间。

玛格丽特博福德,去找了她曾经的敌人,爱德华的遗孀,“白王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沃里克伯爵叛乱时,处死了王后家的父兄,她的丈夫已经逝去了,她的三个儿子死于亲叔叔之手,伊丽莎白已经几乎一无所有了,唯剩复仇。

但伍德维尔家是约克名下的大诸侯,影响力仍在。玛格丽特说服她摒弃前嫌,共同对付理查三世。而且,为亨利·都铎和爱德华四世的女儿,“约克的伊丽莎白”定下了婚约。至此,红白玫瑰合二为一。

而在泰拉世界里,想要通过联姻的手段获得支持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王小姐是我的),不过作为巴别塔的恶灵,博士肯定不乏别的方法联合维多利亚门阀,共同对付特雷西斯。

比如,在找维多利亚档案时,肯定会发现苇草的档案有所不同:

而且满信赖权限档案中,好像还和推王的的档案有互动:

这就奇怪了,难道他和推王都是维多利亚王位的竞争者?这里其实应该分开说,推进之王所对应的应该是英格兰王位,而苇草所对应的是爱尔兰王位,目前二者同属于维多利亚王国。

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始建于公元前一世纪,在维多利亚时期,曾是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城市。从词源上讲,“都柏林”(Dublin)这个词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语,也就是北欧海盗的语言“djúplin”,译为“很深的池塘”,而都柏林在爱尔兰语中被称为tha Cliath,意为"芦苇做成的浅滩之城”

“我就是深池”,有点路易十四那种“朕即国家”的那味了。

除此之外,还有在不列颠很有发言权的威尔士,上期的时候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了,亨利七世的徽标两旁分别有一只狮子和一条红龙,代表的正是国王统治不列颠的两个主体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

凯尔特为原住民,盎克鲁撒克逊人则是后来的征服者,这一段在苇草的档案中被象征为德拉克(红龙)和阿斯兰(狮子)的权力之争。

《冰火》中,无论是谁坐上了铁王座,头衔第一条都是“安达尔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国王”,其中安达尔人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洛伊拿人是捏他阿拉伯人,先民则是凯尔特人。

因为不满这些后来者作威作福,以凯尔特人为主体的威尔士在历史上常常闹独立,正巧,在玫瑰战争前,就有一次重大的独立运动,威尔士大领主欧文.格伦道尔(Owen Glendower)不满英格兰苛政杂税,领导威尔士人起兵独立,自立为威尔士亲王(一般这个封号是给英国王储的)。因为欧文也属于嚄喈宿将,这场仗打了整整八年之久,才算是将威尔士打压下去。时间大概是15世纪初,换算成泰拉时间,也就是比现在故事线早一点。

大家还记得岛上押了个塔露拉吧?

作为德拉科贵族,塔露拉的父亲应该是失败的威尔士统领原型,那么按照自然法精神,尽管塔露拉先后流落龙门和乌萨斯,也不影响她对维多利亚王位的权利。

也就是说,小小罗德岛上相当于分别拥有英格兰,爱尔兰,威尔士王位的三个合理继承人,就差个苏格兰,都可以凑成英国王室全家桶了。

等等,别忘了“格拉斯哥”这个词是怎么来的,那可是个苏格兰城市,说不定到时候随着剧情,再推出一个以独角兽为原型的苏格兰王位继承人当干员,也未可知。

对比泰拉世界:

话说这图还是当时英国旅游推荐册上面扒的,London is awful太生草了)

而对面呢,对面只是一个不得人心,靠着恐怖手段维持朝廷的摄政王而已,又何足为惧?看回现实,带着同样的自信,志得意满的亨利带军登陆了威尔士,和约翰莫顿会师后,浩浩荡荡地向伦敦进发了。

理查三世不甘示弱,组建王立军团迎战,双方最终在伍德沃斯原野拉开阵势对垒。

来吧,让我们再一次回忆那首著名的英国歌谣:

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

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

失去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死了一个国王。

一开始看到推王的语音,我还以为它的原型会是理查三世,后来想明白过来,这句话也可能是对对手失败的作结。

在英国民间传说中,这场战斗颇具戏剧性:因为一个马蹄铁没有钉好,理查三世在冲锋时人仰马翻,导致失败。当然了,这种野史的可信度有限,在《大不列颠世界史》中,史学家们认为,是玛格丽特的夫家,斯坦利家族在关键时刻倒戈,冲击了王军的侧翼,导致了理查三世的失败。

其实,这首歌谣也很准确,他只是在用一个马蹄铁钉作为具象,告诉我们细节的重要足以致命,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对理查来言,亨利都铎就是那枚钉子,他小到甚至不必要去剪除;约翰莫顿是个更小的钉子,他甚至不是贵族,只是一个教士,谁能想到他会教导出一个国王?玛格丽特博福德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都是钉子,一介女流,任她们能翻出什么风浪?那些对他统治不满,对他残害儿童的行为感到愤懑的贵族统统是小钉子,我才是他们的国王。理查的统治,绝不是一枚马蹄铁钉造成的,也不是一次战役造成的,凡事皆有因果,当下令锁上伦敦塔的大门,对亨利都铎的日渐强大漫不经心,对朝堂内外的愤怒熟视无睹的时候,他的统治理应结束,铁王座已做出判决:他不适合成为一个国王。

这与鹰角的设定不谋而合:罗德岛也是小小一介制药公司,在剧情中,曾经多次肯定过,玩家缺少和一个移动城市,更枉谈一个国家抗衡的实力。但是,就是在这一次次的以小搏大中,在夹缝中求存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走过了八章的剧情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唯独喜欢做明日方舟这款手游的考究的原因:它能让我明白这绝不是我个人的简单联想,也不是把历史事件的简单在线,创作者是在用心的,把一些想法和理念深埋在了文案和设定的蛛丝马迹之中。而这,才是一个优质的游戏,应该具备的内核。

不过话说回来,特雷西斯是以怎样的手段介入到维多利亚内政,以至于成为摄政王的,目前还是一个谜。对此,我只能结合之前做的萨卡兹篇考究略作分析:

在中世纪欧洲史上,哈布斯堡家族是一个联姻专业户,通过联姻的手段,篡夺了很多国家的朝政,虽然没能成功在英国也建立一个哈布斯堡王朝,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做过努力。其中最接近的一次也发生在玫瑰战争的近期:发生于下一代人,亨利八世身上,而这,很有可能是特雷西斯入朝夺权的原型。

亨利七世刚刚建立都铎王朝时,整个英格兰属于一穷二白的状态,急着搞活财政的亨利七世一眼就看到了隔壁坐在钱堆上的西班牙,想要联姻。当时西班牙的统治者是费尔南多二世,毕竟都是天主教同盟国嘛,费尔南多二世就选了个女儿嫁了过去,她就是“阿拉贡的凯瑟琳”。可没想到,嫁给亨利八世以后,凯瑟琳只生下了一个女儿玛丽就绝育了。亨利八世嘛,对一个男性继承人的执念近乎疯狂(大概也是经过父辈的战争看明白了,没有男性继承人,王位继承就很可能落到外人手里),于是马上着手找下一个妻子,就找到了伊丽莎白的母亲,安妮博林。(这位更惨,直接被砍头了)

这种背叛引起了西班牙王室的极大不满,若不是教皇调停,西班牙的海军说不定马上就杀过来了,亨利八世急忙发布敕令,若无男嗣,就把凯瑟琳的女儿,玛丽一世立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血腥玛丽”。

血腥玛丽这个称号,来源于他对英国新教徒的残酷迫害,被来自“虔诚的”西班牙的母亲抚养长大,玛丽是个坚定的天主教徒,当然这种残酷手段和童年时她们母女被亨八忽视也有很大原因。

另一边,在西班牙,凯瑟琳的姐姐胡安娜过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不仅身为长女继承了卡斯蒂利亚王位,还嫁给了异国而来的美男子,哈布斯堡家族的腓力一世,神罗的王储。从此,西班牙建立了哈布斯堡王朝,他们生下的儿子就是查理五世,我所认为的特雷西斯原型。

“疯女”胡安娜,将某种精神遗传疾病带入到了哈布斯堡家族之中。又因为广泛的联姻,哈布斯堡家族内部存在近亲结婚的现象。突出的下巴和疯癫偏执的性格后期成为了这个古老家族的特征,并促使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凋亡。《冰火》中的坦格利安家族有很多哈布斯堡家族的影子。

特雷西斯曾和特蕾西亚一起创下无数战功,而查理五世在任时,也开始了一系列对外扩张,这段时期称为“哈布斯堡家族争霸”。这时查理五世主要是跟法国的奥尔良家族和胡格诺教打,一边顺手收拾几个跟他不和的主教。插手英国的内务在他眼中,应该算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毕竟“阿拉贡的凯瑟琳”是他的亲姨母,玛丽一世是他的表姐妹,该有的关照还是会有的。在他的监视下,杀妻狂魔亨八没敢对这对母女造次,凯瑟琳得以在剑桥郡终老。

但在这过程中,亨利八世也不是没有诞生过儿子,可是年纪轻轻就夭折的却不少,最后上台了一个爱德华六世,也是因为“体弱多病”死掉了,以前看这里觉得没什么,现在一看,细思极恐。

紧接着的一个发现更加坚定了我的猜测:爱德华六世是在1553年去世的,玛丽一世是在同一年接任的,我本来没发现什么问题,后来一查表才发现两个人中间竟然还夹着一个女王:简·格雷,亨利八世的妹妹,因为是新教徒而被新教支持者托上去的短命女王,就在位了13天。很快就被玛丽带领天主教贵族废黜,软禁在了伦敦塔里(这伦敦塔怎么老是用来关国王?)后来干脆秘密处决了。

那可是先王的妹妹啊,还是玛丽一世的长辈呢,当时玛丽一世还是个孩子,整件事情由天主教贵族主导,谁是幕后主使,不言而喻了吧。

(伦蒂尼姆篇,完)

创作不易,点点关注,救救孩子

推荐资讯
国产器材也有春天,细数国产五夹纯木底板的“当红花旦”们!

国产器材也有春天,细数国产五夹纯木底板的“当红花旦”们!

提起五层纯木乒乓球底板,不负盛名的当属斯帝卡OC,而“云杉+阿尤斯”的力材、芯材结构,也成为五夹中最经典的组合。后继有名的还有斯帝卡黑檀五、玫瑰五,以及红双喜狂飙王,内部结构都是如此。今天,咱们主要讨论一下早几年三款国产廉价“网红”五夹底板...
2024-06-19
这几位国家级裁判,参与执裁全运会,全部来自陕西这所高校!

这几位国家级裁判,参与执裁全运会,全部来自陕西这所高校!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第十四届全运会在西安完美落幕,我们关注到每一位运动健儿的奋力拼搏、见证着每一个夺得荣誉的精彩时刻。但在我们关注不到的赛场外,每一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努力与付出也同样值得敬佩。为助力运动健儿逐梦全运,长安大学体育部(系...
2024-09-18
布达佩斯系列赛,男单16强器材配置解析

布达佩斯系列赛,男单16强器材配置解析

原创作者:黑马当王楚钦在半决赛4:3险胜马龙,人们寄予了他“接棒”的期望。最终在男单决赛上,4:1战胜莫雷高德,如愿捧杯。一览这次男单16强的比赛,虽然依旧是W968和蝴蝶众多神器之间的对决,但也涌现了一些新意。男单四强冠军 王楚钦:W96...
2024-07-09
综述|羽毛球拍合集-李宁篇

综述|羽毛球拍合集-李宁篇

1 久病成良医,烧拍成卖家。作者是资深装备党,也是兼职器材商。文中提到拍子,基本都亲手打过,评价绝对真实,但也仅供参考。2 只写能买到的拍子,早已经停产的上古神兵,请大家不要咨询,评论区见,让其他大神回复。3 以列举球拍为纲,以球拍故事为辅...
2024-09-21
国际乒联改革乒乓球拍颜色 从“红与黑”到“变色龙”

国际乒联改革乒乓球拍颜色 从“红与黑”到“变色龙”

丁宁离场套上黑色运动短裙。@新华社“一项对乒乓球运动极具意义的改革诞生了!你能想象,今后使用靓丽的绿色甚至粉红色球拍吗?”2019年世乒赛单项赛今天继续在匈牙利会展中心举行,与此同时,国际乒联通过年度代表大会表决出一项颠覆传统的重要改革——...
2024-07-06

全国服务热线

18124823456